应届生秋招已经到了尾声,很多公司、单位都已经招到了想要的人才,连每年开奖很晚的华为都已经开始发出了正式offer。
可是,上海复旦大学一个硕士说,他们专业是传统催化方向,他们组和隔壁组共10个明年毕业的硕士博士,到11月中旬时还没有凑齐一个offer,现在半个月过去了,情况可能也没好多少。
他们可是复旦大学的高才生,有学历,有学识,但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,除了要求比较高之外,有没有其他原因呢?中科院在读博士晓渊说,今年似乎比往年更难。
晓渊本科就读于上海大学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,硕博连读中科院上海某所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,做的是半导体激光器方向,他希望留在上海工作。
他从几个月之前就开始投简历,如今还没有收到一个理想的offer,几个聊胜于无的offer,薪资都开在自己的底线上。说起这几个月的经历,他有些意难平。
他9月给小米投了简历,等了两个月后收到了感谢信,他非常意外,不明白小米为什么一个面试的机会都不给他。想到自己把雷总的几本创业书都读完了,他调侃说“那些年的情与爱,终究是错付了”。
他参加了上海某半导体有限公司的校招,没有通过初评,人家说“没有合适的职位可以提供”。他学过集成电路工艺设计,读书期间做过光刻刻蚀金属各种工艺,测试做了光学做电学,做完真空搞低温,什么自动化测试,什么Labview、matlab和python之类都学了,他觉得自己一向兢兢业业,而这个岗位和他的专业对口,他以为有机会,结果被挂,他表示很不服气,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。
之后,晓渊还应聘了长鑫存储、联影、比亚迪等大公司,结果简历直接被挂。有几次他本来是高高兴兴觉得十拿九稳的,一看结果,恨不得和师兄师弟抱头痛哭。一直到10月底,他没有收获一个offer。
重头戏来了。
在经历了一次次简历被挂的无奈之后,他投给华为的简历终于在10月底被捞了出来,于是他参加了华为两轮不同部门的笔试,一个部门问他相机的原理是什么,他学了很多东西,但偏偏就是没研究过这个,结果他没有通过笔试,这是他没想到的。另一个部门直到11月下旬也没有通知下一轮面试,他估计没戏。
之后,他终于得到了一个与半导体相关的上海offer,每天早九晚六,但人家只给年薪30万多点,他觉得太少了。
说实话,很多大公司刚开始说早九晚六,甚至朝九晚五,实际上工作量很大,员工一天八小时根本做不完,很多时候需要加班到晚上九点左右。年薪30万还要加班,对名校的博士来说可能确实没有任何吸引力。
目前,晓渊决定暂时做博后,这样可以留在上海,也可以养活自己。至于未来,他决定走一步看一步。
看了晓渊的经历,有人禁不住要问,为什么那些和他专业对口的岗位不给他面试的机会呢?
有人说这些个公司应该不会挂博士大佬,可能就是单纯不招人,至于工资不高,可能与大环境有关。
也有人说本科学校差了点,要是本硕博都是“985”,那小米、华为研发岗应该很好进。
晓渊自己总结了一下原因。
首先,他认为今年公司招聘要求专业的契合度非常高,更倾向于要已经熟练掌握基础工具的人,这样的人到公司之后可以迅速干活,直接形成生产力。可能现在行业形势不比前两年,公司不愿意再花时间培养应届生了,宁肯花高薪水去挖有经验的。
其次,他觉得自己也有问题。他曾花了很多时间来做不同的方向,各种都做,但泛而不精,看起来花了很多时间在学习、研究,但很多时候可能就是在重复“造轮子”。
这两点可以归结为一点,就是现在公司招人比较挑剔,希望你多花点时间和精力集中到更重要更专业的事情上。祝福他在上海拥有美好的未来。祝福大家。
大家觉得是什么原因呢?
(图片来自网络,侵删,谢谢。)